摘要:在日前舉行的第五次北方地區(qū)板材生產企業(yè)會議上,北方10余家鋼廠經過商議已決定聯合限產保價。此舉被外界解讀為,如果限產的鋼廠達到一定的數量,將會大大提振鋼價 鋼鐵下游需求的嚴重不足,已開始倒逼更多國內鋼企減產自救。
昨日 (8月14日)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,在日前舉行的第五次北方地區(qū)板材生產企業(yè)會議上,北方10余家鋼廠經過商議已決定聯合限產保價。此舉被外界解讀為,如果限產的鋼廠達到一定的數量,將會大大提振鋼價。
盡管進入8月以后,國內鋼企減產數量持續(xù)攀升,但整體力度仍不夠大也并未解決供過于求的矛盾!耙坏┦袌龌謴统B(tài),聯合限產的局面必將被打破!币晃粎耸恐赋。
據參會的安陽鋼鐵集團板卷部人士反映,多家鋼企的確暫時達成聯合減產保價的協(xié)議,“聯合減產的意義重大,一旦實現了減產將會平衡供需矛盾,促使出貨量的增加”。
對此,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認為,如果限產的鋼廠達到一定的量,形成一定的規(guī)模,將會大大提振鋼價。
目前,鋼鐵業(yè)的寒冬未有絲毫改觀,鋼廠的日子比鋼貿企業(yè)還要難。由于市場惡化,國內不少鋼廠的停產檢修計劃已被迫提前。鋼鐵網8月3日一份統(tǒng)計,共有超過40家鋼廠正在或計劃進行停產檢修。
鋼鐵信息研究中心葛昕分析稱,鋼廠檢修減產計劃逐漸增多,可能會對市場信心有所提振,“本周個別市場或者個別品種可能會出現反彈,但短期市場將維持波動盤整局面”。
不過,市場期望鋼市疲軟能倒逼企業(yè)減產,但鋼鐵產量依然居高不下。國家統(tǒng)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7月份粗鋼產量環(huán)比增長2.5%,至6169萬噸。業(yè)內認為,7月開始的鋼企檢修減產效果并未顯現。
“之所以減產力度不足是因為鋼廠還有利潤,只是利潤比以前微薄了而已。”鋼鐵網鋼廠部分析師牛國升稱。
由于市場倒逼鋼廠減產并未到合理水平,漲少跌多的鋼價仍不會真正見底!笆袌鼋涍^一段時間的持續(xù)跌價,會偶爾反彈一兩天,但這不是價格全面上漲的信號。”有鋼貿商反映稱。